近期熱門點閱報告

台股報告

海外報告

總經報告

總經新聞評論

歐盟發布秋季經濟預測 預估2026年經濟溫和成長通膨緩步下行

#歐盟 #經濟預測
歐盟執委會2025年秋季經濟預測顯示,儘管面臨近百年來最高的全球貿易壁壘,歐盟經濟仍展現韌性。歐盟執委會預估歐盟2026年GDP成長率將持平於2025年的1.4%,暫估2027年將略升至1.5%。歐元區則將呈現先緩後穩的態勢,預期2026年GDP成長率將由2025年之1.3%略降至1.2%,2027年將回升至1.4%。歐洲經濟溫和擴張主要受惠於勞動市場維持穩健、融資條件改善等。 通膨方面預期將呈現穩步降溫趨勢。歐元區2024年通膨率為2.4%,至2025年將降至2.1%,預期將在2027年達到歐洲央行2%的目標水準。服務業與食品通膨隨著工資成長放緩而逐步回降;非能源工業產品通膨受進口競爭壓力和歐元升值抑制,維持低位,核心通膨同步降溫,預計到2027年底逐步收斂至2%附近,通膨壓力將緩步消退。 此外,2025年初的出口激增主要源於企業搶在美國關稅上調前的提前出貨效應,預估此動能隨後將快速消退。民間消費受惠於實質購買力改善和儲蓄率逐步下降,預計每年穩定成長1.5%。投資則在2026年顯著加速至2.6%,主要受德國財政刺激、復甦基金加速部署和企業財務狀況良好推動。淨出口在2025至2026年對成長呈現負貢獻,直到2027年才轉為中性。 勞動市場方面,預估失業率持續下降,從2025年的5.9%逐步降至2027年的5.8%,就業成長率則從0.5%減速至0.4%。就業成長放緩伴隨經濟活動加速,反映生產力正在提升。工資成長從2025年的4.0%下降至2027年的3.1%,但仍持續高於通膨,確保家庭購買力溫和改善。 財政則仍面臨雙重壓力。歐盟執委會預估歐洲國家政府赤字率將從2024年的3.1%,逐步擴大至2027年3.4%,主要受國防支出從GDP的1.5%大幅增至2%,以及利息支出持續攀升所驅動。債務占GDP比率同步上升,歐盟從82%升至85%,歐元區從88%升至91%。預估2027年將有12個會員國赤字將高於3%,且將有4個會員國(比利時、法國、希臘、義大利)債務率將突破100%。 展望未來,歐盟經濟復甦面臨的最大變數來自外部,全球貿易壁壘攀升至歷史高點,地緣政治緊張與氣候災害等風險持續籠罩。而歐盟主要國家亦受困於產業轉型挑戰與財政壓力等,亦限制其成長動能。另外,雖然通膨如預期回到ECB政策目標,但因經濟呈現溫和擴張,預期ECB短期內進一步寬鬆貨幣政策的機率不高。

2025/11/18

總經新聞評論

11/14台美發布匯率聯合聲明

#台灣 #匯率
11/14台灣央行與美國財政部發布達成匯率共識的聯合聲明:(1)重申匯率政策原則,包括不應操縱匯率,以避免阻礙國際收支之有效調整或取得不公平的競爭優勢,以及干預匯市係以因應匯率的過度波動或失序變動為主,且宜採雙向干預;(2)央行承諾自2025/12底開始,將干預匯市金額等資料發布頻率由現行每半年改為每季公布,提高匯率操作的透明度,頻率與瑞士相同,而日、韓央行則按月公布干預匯市情況。央行強調美國財政部從未要求新台幣升值,此次協議亦無涉對等關稅談判。 台灣目前仍為美國匯率操縱觀察名單,美台匯率達成共識後,台灣可望避免被列為「匯率操縱國」。 11/14台灣央行回應經濟學人報導「台灣榮景的潛藏風險」,該報導指出根據GDP調整後的「大麥克指數」計算,新台幣兌美元匯率被低估55%,央行回應指出影響外匯市場供需因素眾多,單一商品價格無法衡量匯率是否高估或低估,當前外匯市場供需主要與金融交易相關,2024年台灣外資及本國資金進出合計金額是商品貿易金額的19.3倍,因此跨境資本移動已是影響新台幣匯率升值或貶值重要因素。 觀察美台10年期公債利差於2021年突破1%,2022-25年間維持2%~3%歷史高位,較高的利差導致資金外流投資海外美元資產,2021、2022年證券投資淨流出額接連創下新高的1026億及1053億美元,而新台幣匯率於2022年初聯準會啟動升息後,自27.6回貶,2025/3時曾貶值至33。 在央行於11/14晚間8:30發布台美匯率聯合聲明後,新台幣匯率由31.16反彈至30.7。11/14美元指數收在99.3,統計1990年來至今的美元指數若落在95-100區間,對應新台幣平均匯價為30.77;從另一個角度觀察,目前美台10年期公債利差為2.85%,統計1990年來美台公債利差區間,對應新台幣匯率為32.1,從史上美元指數區間或美台利差角度衡量對應目前的新台幣匯價,目前匯價皆較長期對應平均為強。

2025/11/17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