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門點閱報告

台股報告

海外報告

總經報告

總經新聞評論

歐元區8月PMI動能加速 達15個月最佳表現

#歐元區 #PMI
歐元區8月PMI數據顯示經濟活動顯著改善,呈現15個月來最強勁的擴張動能。8月綜合PMI從7月的50.9上升至51.1,創15個月新高,連續第八個月高於榮枯線50。服務業PMI自51.0回落至50.7,製造業PMI則從49.8升至50.5,創38個月新高,接近榮枯線。製造業產出PMI為52.3,較7月的50.6大幅上升,達41個月高點,實現連續六個月成長。 8月新訂單狀況出現重要轉折,結束長達14個月的收縮期,實現輕微成長。製造業新訂單自2022年4月以來首次成長,服務業新訂單也重返擴張。然而,出口訂單(包含區內貿易)持續下滑,降幅為五個月來最大,顯示外部需求仍然疲弱。新業務需求的復甦為未來經濟擴張提供重要基礎。就業水準連續第六個月溫和成長,增幅較7月加快。服務業推動整體就業增長,法國就業重新轉正,但德國就業略減。投入成本通膨率升至五個月高點,製造業投入價格五個月來首次上漲,服務業成本漲幅創3月以來最快。產出價格通脹步伐加快至四個月新高。 主要國家中,德國8月經濟產出連續第三個月實現成長,綜合PMI為50.9。製造業PMI從49.1升至49.9,創38個月新高;服務業PMI從50.6回落至50.1。製造業產出連續六個月擴張且步伐加快,新訂單自2022年3月以來最強勁成長。法國經濟活動接近穩定,綜合PMI從48.6大幅上升至49.8,創12個月高點。製造業PMI從48.2升至49.9,創31個月新高;服務業PMI從48.5升至49.7,展望大幅改善,已接近榮枯值水準。其中,新訂單連續第15個月下滑,就業水準自去年11月以來首次增加。 歐元區8月PMI數據顯著好轉,尤其是製造業PMI創38個月新高,但受到關稅、地緣政治不確定性的影響,企業信心連續第二個月下滑,低於歷史平均水準,呈現現況好轉但對未來信心仍弱的矛盾形象。但就趨勢而言,PMI創高、新訂單重回擴張,這些都屬於積極信號,歐元區未來經濟有望持續好轉。

2025/08/22

總經新聞評論

台灣7月外銷訂單年增15.2% 優於預期 電子產品接單創歷史次高

#台灣 #外銷
8/20台灣公布7月外銷訂單額較6月回升1.5%,至576.4億美元,雖因去年同月基期升高,年增率放緩至15.2%,但仍優於經濟部統計7.9%-11.9%估值,顯示AI應用的強勁需求不減,帶動7月電子產品接單額創歷年單月次高;今年前7月整體外銷接單較去年同期成長16.4%,遠高於去全年5.1%增長。 觀察7月主要產品接單,電子產品較6月成長7.7%,年增24.8%,接單額226億美元,僅次於今年4月歷史最高的231億美元;7月資通訊接單較6月減少6.8%,年增率降至15.5%,低於上半年18.7%的平均增長率。今年前7月電子產品、資通訊接單額皆創歷年同期新高,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6.9%、18.2%,並且已分別高於2022年同期前波高峰接單額11.5%、2.5%;其他產品前7月接單僅光學器材、機械年增率為6.7%、5.6%相對較佳,基本金屬、化學品、塑橡膠接單皆低於去年同期。 從主要國家接單來看,美國7月接單成長仍強勁,年增25.4%,達205億美元,是2022年1月以來單月次高,僅略低於6月211億美元接單額;今年前7月自美國接單年增28.3%,東協接單年增26.7%,均高於去年全年增長率,分別貢獻整體接單增長的55%、27%。 整體而言,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使下半年的部分需求已提前在上半年滿足,由於部分台廠及主要品牌客戶皆計畫擴大在美國投資,可望取得美國半導體關稅豁免,對消費性電子接單旺季干擾可望減緩,但實際影響仍須等待半導體關稅具體細節,8/15川普表示將在兩週內公布。廠商調查展望8月的接單額動向指數為48.1,雖仍低於50,但已較7月的46.1回升,經濟部統計處初估接單額約在555億~575億美元間,估算年增率為10.5%~14.5%,預期成長將逐步趨緩。

2025/08/21

總經新聞評論

主計處大幅上修台灣2025年GDP年增率估值至4.45% 2026年初估2.81%

#台灣 #主計處
8/15台灣主計處公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GDP年增率估值由3.1%大幅上修至4.45%,其中2Q25GDP年增率終值為8.1%,遠高於5.23%估值,1H25較去年同期成長6.75%,且因大部份半導體輸美可望豁免關稅,2H25平均年增率估值亦由1%上修為2.32%;2026年因高基期,初估GDP年增率為2.81%。 1H25GDP較去年同期大增6.75%,因避關稅變數而提前出貨、以及AI需求強勁等,促進出口、民間投資年增率皆達雙位數,但民間消費僅年增0.9%,因基期仍高,且觀望汽車關稅可能下降導致延遲購車等因素。 展望2H25,主計處預估GDP平均年增率2.32%,淨出口仍將是貢獻成長最大來源,8/7起實施的對等關稅影響產品約占台灣對美總出口的21%,對整體出口影響將可控,雖然資通訊、積體電路等電子相關產品占對美總出口的79%,但多數大廠已規畫在美擴增投資設廠,且蘋果、輝達等品牌客戶亦承諾增加對美投資,可望取得半導體關豁免,加上近期國內大廠財報顯示AI前景仍佳,主計處樂觀看待下半年商品出口動能,將平均年增率估值由9%大幅上修至22%,可望帶動貿易順差成長,將商品與服務淨出口貢獻率估值由-0.26%上修為2.13%;下半年投資展望亦上修,惟民間投資因去年下半年平均成長逾11%的高基期,預期2H25年增率將由上半年的18.23%降至1.9%;民間消費預期將續呈低增長態勢,在尚未考慮政府普發1萬元效益下,初估年增0.8%。 主計處初次公布2026年展望,因基期升高,預期GDP年增率為2.81%,其中淨出口、民間投資成長將明顯放緩,對2026年GDP成長貢獻率估降至0.37%與0.38%,民間消費因基期較低,估對GDP成長貢獻將由0.4%回升至0.99%。另外,因2025上、下半年GDP成長呈現前高、後低格局,預期2026年將轉呈前低、後高,主計處預估上、下半年平均年增率分別為1.43%、4.17%。 8/6川普宣布將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已在美國設廠,或明確承諾在美國投資企業與國家將可豁免,8/15川普表示未來兩週內將公布半導體關稅細節,預期初期關稅將訂定在較低水準,以利過渡期企業赴美設廠建置產能,但隨後關稅將大幅調升,可能達到200%或300%;對台灣經濟實際影響仍須觀察美國關稅包含半導體產品及終端產品的課稅方式等細節,以及台灣主要品牌客戶取得豁免情況。 通膨展望方面,雖然今年來外食費、房租漲勢延續,且近期有颱風豪雨推升蔬果價格,但國際原油價格展望下修、新台幣匯率升值等因素,有助緩解通膨壓力,主計處將2025年CPI年增率估值由1.88%調降至1.76%,並預期2026年增長率將再降至1.64%。

2025/08/18

+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