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熱門點閱報告

台股報告

海外報告

總經報告

總經新聞評論

台灣7月外銷訂單年增15.2% 優於預期 電子產品接單創歷史次高

#台灣 #外銷
8/20台灣公布7月外銷訂單額較6月回升1.5%,至576.4億美元,雖因去年同月基期升高,年增率放緩至15.2%,但仍優於經濟部統計7.9%-11.9%估值,顯示AI應用的強勁需求不減,帶動7月電子產品接單額創歷年單月次高;今年前7月整體外銷接單較去年同期成長16.4%,遠高於去全年5.1%增長。 觀察7月主要產品接單,電子產品較6月成長7.7%,年增24.8%,接單額226億美元,僅次於今年4月歷史最高的231億美元;7月資通訊接單較6月減少6.8%,年增率降至15.5%,低於上半年18.7%的平均增長率。今年前7月電子產品、資通訊接單額皆創歷年同期新高,分別較去年同期成長26.9%、18.2%,並且已分別高於2022年同期前波高峰接單額11.5%、2.5%;其他產品前7月接單僅光學器材、機械年增率為6.7%、5.6%相對較佳,基本金屬、化學品、塑橡膠接單皆低於去年同期。 從主要國家接單來看,美國7月接單成長仍強勁,年增25.4%,達205億美元,是2022年1月以來單月次高,僅略低於6月211億美元接單額;今年前7月自美國接單年增28.3%,東協接單年增26.7%,均高於去年全年增長率,分別貢獻整體接單增長的55%、27%。 整體而言,美國關稅的不確定性使下半年的部分需求已提前在上半年滿足,由於部分台廠及主要品牌客戶皆計畫擴大在美國投資,可望取得美國半導體關稅豁免,對消費性電子接單旺季干擾可望減緩,但實際影響仍須等待半導體關稅具體細節,8/15川普表示將在兩週內公布。廠商調查展望8月的接單額動向指數為48.1,雖仍低於50,但已較7月的46.1回升,經濟部統計處初估接單額約在555億~575億美元間,估算年增率為10.5%~14.5%,預期成長將逐步趨緩。

2025/08/21

總經新聞評論

主計處大幅上修台灣2025年GDP年增率估值至4.45% 2026年初估2.81%

#台灣 #主計處
8/15台灣主計處公布最新經濟展望報告,將2025年GDP年增率估值由3.1%大幅上修至4.45%,其中2Q25GDP年增率終值為8.1%,遠高於5.23%估值,1H25較去年同期成長6.75%,且因大部份半導體輸美可望豁免關稅,2H25平均年增率估值亦由1%上修為2.32%;2026年因高基期,初估GDP年增率為2.81%。 1H25GDP較去年同期大增6.75%,因避關稅變數而提前出貨、以及AI需求強勁等,促進出口、民間投資年增率皆達雙位數,但民間消費僅年增0.9%,因基期仍高,且觀望汽車關稅可能下降導致延遲購車等因素。 展望2H25,主計處預估GDP平均年增率2.32%,淨出口仍將是貢獻成長最大來源,8/7起實施的對等關稅影響產品約占台灣對美總出口的21%,對整體出口影響將可控,雖然資通訊、積體電路等電子相關產品占對美總出口的79%,但多數大廠已規畫在美擴增投資設廠,且蘋果、輝達等品牌客戶亦承諾增加對美投資,可望取得半導體關豁免,加上近期國內大廠財報顯示AI前景仍佳,主計處樂觀看待下半年商品出口動能,將平均年增率估值由9%大幅上修至22%,可望帶動貿易順差成長,將商品與服務淨出口貢獻率估值由-0.26%上修為2.13%;下半年投資展望亦上修,惟民間投資因去年下半年平均成長逾11%的高基期,預期2H25年增率將由上半年的18.23%降至1.9%;民間消費預期將續呈低增長態勢,在尚未考慮政府普發1萬元效益下,初估年增0.8%。 主計處初次公布2026年展望,因基期升高,預期GDP年增率為2.81%,其中淨出口、民間投資成長將明顯放緩,對2026年GDP成長貢獻率估降至0.37%與0.38%,民間消費因基期較低,估對GDP成長貢獻將由0.4%回升至0.99%。另外,因2025上、下半年GDP成長呈現前高、後低格局,預期2026年將轉呈前低、後高,主計處預估上、下半年平均年增率分別為1.43%、4.17%。 8/6川普宣布將對半導體課徵100%關稅,但已在美國設廠,或明確承諾在美國投資企業與國家將可豁免,8/15川普表示未來兩週內將公布半導體關稅細節,預期初期關稅將訂定在較低水準,以利過渡期企業赴美設廠建置產能,但隨後關稅將大幅調升,可能達到200%或300%;對台灣經濟實際影響仍須觀察美國關稅包含半導體產品及終端產品的課稅方式等細節,以及台灣主要品牌客戶取得豁免情況。 通膨展望方面,雖然今年來外食費、房租漲勢延續,且近期有颱風豪雨推升蔬果價格,但國際原油價格展望下修、新台幣匯率升值等因素,有助緩解通膨壓力,主計處將2025年CPI年增率估值由1.88%調降至1.76%,並預期2026年增長率將再降至1.64%。

2025/08/18

總經新聞評論

中國7月經濟數據成長趨緩 消費與投資動能減弱

#中國 #經濟數據
中國7月經濟數據全面放緩,消費、工業、投資三大指標增速均較前月回落,顯示強勁復甦難持續,但新興產業表現亮眼,結構升級趨勢持續。 7月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年增率由4.8%大幅放緩至3.7%,低於1至7月累計平均4.8%增長率,較1-6月的5.0%進一步放緩,顯示7月消費動能減弱。分類別來看,商品零售年增4.0%,受補貼的家電、家具、通訊產品仍維持高於去年同月的雙位數成長;但餐飲收入僅增長1.1%,服務消費復甦明顯滯後。細項中,1-7月家電音響類銷售年增率由53.0%放緩至30.4%通訊器材類年增率由33.0%放緩至22.9%,文化辦公用品年增率由30.5%放緩至23.7%,體育娛樂用品年增率由28.3%放緩至21.1%。雖然增速較前期有所放緩,但仍保持雙位數高增長,反映「以舊換新」政策效應持續,改善型消費需求依然旺盛。此外,網路零售持續活躍,1-7月全國網路零售額年增9.2%。 7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增率由6.8%回落至5.7%,但1-7月累計平均成長率仍達6.3%,整體保持穩健擴張。製造業增長6.2%表現最佳,高技術製造業年增9.3%,1-7月累計增長平均9.5%,表現較其他行業佳。其中,新能源汽車產量年增率由31.7%放緩至17.1%,工業機器人年增率由35.5%放緩至24.0%,太陽能電池年增率由27.8%放緩至16.0%。雖然增速較前期放緩,但依然保持雙位數增長,顯示重點新興產業在政策支持與技術升級推動下仍具強勁動能。分經濟類型看,股份制企業增長6.5%領先,國有控股企業增長5.4%,私營企業增長5.0%,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僅增長2.8%,反映外資企業經營壓力較大。 1-7月固定資產投資年增1.6%,較1-6月的2.8%回落1.2%,較1-5月的3.7%大幅放緩,投資動能明顯減弱。分產業看,第二產業投資年增率由11.4%放緩至8.9%,其中製造業投資增長率由11.6%放緩至6.2%,汽車製造業投資仍保持21.7%高增長(前期23.4%),但電氣機械設備投資下降8.7%,製造業投資出現結構性分化。服務業、營建業為主的第三產業前7月投資較去年同期衰退2.3%,較前期的-0.4%進一步惡化。基礎設施投資增長率由5.6%放緩至3.2%,增速放緩但仍為正增長。民間投資下降1.5%,顯示民間投資信心仍待提振。外商企業投資大幅下降15.7%,反映外資投資意願疲弱。另外,1-7月房地產開發投資年減12.0%,較1-6月的-11.2%進一步惡化。新建商品房銷售面積下降4.0%,銷售額下降6.5%,但降幅較前期有所收窄,顯示市場底部企穩跡象。 整體來說,目前中國經濟主要仍是依賴政府計劃經濟的刺激政策,因此相關產業和相關消費仍維持較高速的成長,但其他領域則未能蒙受其利,經濟動能明顯偏弱,內需增長動力不足成為主要挑戰。展望後續,刺激政策相關的消費和產業可望維持較高速的成長,但成長動能難以擴散,若政策效果減弱,整體成長動能預期將放緩,10月中國將召開四中全會與規劃十五五計劃,關注相關政策主軸。

2025/08/18

+ MORE